【廖欣儀-營養師作家/撰文】
衛福部建議每人【每天喝兩杯奶】除了攝取優質的蛋白質,還可以補充目前國人最缺乏的鈣質。但有些人喝牛奶會造成不適,因此完全不喝奶類,營養素補充來源因此受限,很容易造成健康疑慮。如果喝牛奶會有不適,那還有其他的補救辦法嗎??
喝牛奶不適原因-乳糖不耐
吃下含乳糖的食物後,乳糖在體內需要被乳糖酶分解成葡萄糖和半乳糖才能被人體吸收。當體內乳糖酶的活性太低時,乳糖便會無法被完全分解,造成乳糖不耐,而產生消化相關等不適的情形。
乳糖酶的活力跟年齡或飲食習慣有關係,嬰兒時期體內的乳糖酶活力較高,但隨著成長或飲食習慣改變,乳糖酶的活力會下降。
研究發現在台灣有80-90%的成人都有輕重不一的乳糖不耐情況,通常針對嚴重乳糖不耐的解決方法即避免攝取乳品,輕微的乳糖不耐則是避免一次大量攝取乳品則可降低不適感。
喝牛奶不適原因-酪蛋白不適
生乳中的蛋白質可分為乳清蛋白和酪蛋白兩大類:
-
【乳清蛋白】佔乳蛋白的10-20%,乳清蛋白中含有許多有益生長的成分(如:免疫球蛋白)。
-
【酪蛋白】占乳蛋白質的80-90%,又可分為【α酪蛋白】【β酪蛋白】【κ酪蛋白】,在兒童生長發育中有重要的作用。